拿冒犯当笑点把低俗当主流!现在的脱口秀舞台真该好好管管了
脱口秀,这曾经是普通大众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演员们在台上轻松诙谐、笑点不断,时不时抖个包袱,给人带来无穷欢乐。每当我们忙碌一天后,走进脱口秀的剧场,总能得到一份“图一乐”的快乐。而且,仔细回味那些笑料,往往还能触及人性深处,带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脱口秀的剧场开始让人感觉好像被当成了傻子。原本那些幽默的笑点,逐渐变成了低俗无趣的段子,有些甚至让人恶心不已。部分演员将“冒犯”当作幽默,把低级趣味当个性,曾经那个让人开怀大笑的脱口秀,如今似乎已经成了过去式。
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体验,那些真正会讲段子的人,即便“冒犯”一下,也能讲得妙趣横生,绝不会让人反感。前提是——冒犯得要“足够聪明”。可是现在,很多脱口秀的舞台上,往往充斥着赤裸裸的恶意和优越感。
举个例子,一位脱口秀女演员,本该带给观众欢乐的她,却在台上大谈起自己的“小男友”。她津津有味地说,自己和那个比她年轻十二岁的男朋友在一起,听着像是在分享私人生活。其实,如果把这种话讲得好,它完全可以是甜蜜搞笑的段子。但她接下来的话,却让人感觉很别扭——这位女演员竟然得意洋洋地宣称自己尝到了“小鲜肉的快乐”,还讽刺那些年纪大的男士是“上不了台面”的“老男人”。
你能想象一下,脱口秀的观众大多是中年男性,花钱来看演九游娱乐官网出,结果却听到演员如此讽刺他们。显然,观众的心情并没有因为这段表演变好,反而有些被侮辱的感觉。尤其是接下来的话,更是让人觉得不知所云。演员说自己养不起小男友,只好分手,听起来像是自嘲,可当真相一曝光,原来所谓的“供养”只是每月花200块。
这段话不仅毫无笑点,还带有浓重的冒犯意味,甚至连鲁豫都忍不住开口直言:这哪是脱口秀,明明是小人得志!可你以为这是个例吗?完全不是!多看几场演出,你会发现,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
更有甚者,现在的脱口秀演员有些直接把舞台变成了“私人厕所”,毫不避讳地展示些恶心的内容。比如有位女演员,用几分钟时间,细致地描绘了她上厕所时的种种经历。从厕所的脏乱差到如何小心“压水花”,这些恶心的细节被她夸张地讲得栩栩如生,仿佛让人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味道。更荒谬的是,现场的嘉宾和观众也不敢批评,甚至有些人还用手机拍照起哄,场面就像进了一个酒吧。
这样低俗的内容,居然有观众为之叫好,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如果脱口秀创作者脑袋里一片空白,讲不出有深度的段子,那最省事的方式就是转向低级趣味,靠低俗来吸引眼球和流量。
但问题在于,观众的需求并不完全是这些。大家愿意为有趣的内容掏钱,却不愿意看到不堪入目的恶心段子。如今的脱口秀场,已经变成了一场“赌局”——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是什么,是幽默的段子,还是恶心的故事,甚至是擦边舞蹈秀。
越来越低俗的表演,不禁让人反思:这个行业怎么了?难道没人来管管吗?然而,外部监管并非关键,最重要的还是从业者自己。如果他们丧失了底线,只想着靠廉价的低俗来赚快钱,那无论外界怎么管,都没法改变现状。
如果这种低级笑料继续泛滥,最终只能让整个行业质量下降,好的表演被淘汰,留下的都是劣质内容。更重要的是,观众也会失去对脱口秀的信任,再也不愿为这些低俗内容掏钱,甚至整个行业的名声也会因此受损。
总之,脱口秀本该是让人轻松愉悦、发人深思的舞台,但如果不去遏制低俗化的趋势,观众的信任只会迅速消失,最终只能沦为噱头和垃圾内容的竞技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