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行业最大的笑话
如果某一个产品的能力是“垄断”型的,比如企业微信的连接微信,那客户当然没得选。
两家实施公司进入了最后的决胜环节:一家是报价 800 万的国内某 IT公司,一家是报价 3000 万的国外著名咨询公司。
最终是国外公司赢得了订单,对于客户来说,800 万看起来更便宜,但购买的只是软件的交付服务,所以其实是贵了。
而 3000 万看起来更贵,但是能购买到先进企业的宝贵经验,其实很划算。
这个例子能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Oracle、SAP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但是现在搞国产化替代,中国软件公司反而亏损了呢?
但是,这个价格差异并非是我们的产品不行——毕竟标准功能不够,定制开发来凑——何况中国软件的本土化体验,还远远好于国外软件。
真正的问题在于,Oracle、SAP 在中国超大型企业眼中,那是国外领先企业。
其实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 Oracle 自己就是 Oracle财务软件最成功的应用案例之一。
Oracle 在很早就通过自己的财务软件,成功建立了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这不但证明了 Oracle 软件有能力支撑最领先的财务管理实践,也证明了Oracle 公司有资格向中国企业分享领先的财务管理实践经验。
我们与国外软件的差距,绝对不只是市场规模九游娱乐NineGame的差距,也不只是企业付费能力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们与国外软件公司实力上的差距。
创新的反面就是抄袭,一个靠抄袭起家的软件公司很难得到客户的尊重,更不可能相信你能提供什么先进经验:抄袭,还需要你来教?
中国软件公司的相互抄袭都快成灾了,看看那普遍超过 25% 的研发投入率,有多少是用在抄袭竞对上了?
大部分中国软件公司都是无底线的拼低价,不但赚不到钱,还搞砸了口碑。对于行业来说就是劣币驱逐良币。
欧美软件公司大多在早期就开始参与全球竞争,虽然面对更大的挑战,但是也拥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而中国软件公司大部分都立足于国内,没有在全球竞争的经验,自然也很难赢得超大型企业的尊重。
头部欧美软件公司大多已实现盈利,即便还处于亏损状态,其财务指标也非常健康。
比如亏损了很多年的 Salesforce,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且近几年也开始规模化盈利。
还有 Workday,一直保九游娱乐NineGame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也亏损了很多年,但是 2024 财年也盈利了超过 13 亿美金。
反观我们的软件公司,一直都在用“做 SaaS 本来就要亏损很多年”来自我安慰,但是扪心自问,他们真的有信心实现规模化盈利吗?
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都把中国 SaaS 的问题归咎于“中国市场环境不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