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被央视点名批评!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却花5000万给员工买零食
听说过拜腾汽车吗?这是一家造车公司,花了84亿元钱,却一辆车都没造出来!想想看,我们普通人一辈子挣钱,可能连这84亿的零头都攒不到。就算是那些特别有名的明星,一天挣一百万,也要花2000多天才能赚到这么多钱。
这家拜腾公司真是浪费钱的高手。他们居然花了5000万买零食!这事还被央视电视台点名批评了。大家都笑话他们,说他们是新能源车圈里最大的笑话。
2016年,拜腾汽车成立了。创始人是两个在汽车行业很有经验的人,一个叫毕富康,一个叫戴雷。毕富康以前在宝马工作过,戴雷以前是英菲尼迪中国的老大。公司里其他重要的人也都是汽车行业的老手。
因为这些人的名气大,拜腾一开始就得到了很多投资人的喜欢。2017年他们拿到了2.4亿美元的投资,到2018年又拿到了5亿美元。加起来就是84亿人民币啊!
有了钱后,他们在南京买了1200亩地建工厂,在德国慕尼黑设立了设计中心,还在美国硅谷设立了总部。2018年,拜腾在一个大型展会上展示了他们的概念车,这车有个48英寸的大屏幕,座椅能转动,还能用手势控制,看起来很高级。当时大家都把拜腾和小鹏、蔚来这些公司放在一起说。
但是,到了2019年,本来该生产车的时候,CEO毕富康却突然说要休长假,跑去了美国。只剩下戴雷一个人在撑着。公司内部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了。
他们花钱太随便了!美国硅谷的办公室每个月租金就要一百多万,但因为人员变动大,经常空着没人用。2020年北美办公室给员工买零食花了5000万元,买的都是比利时巧克力、日本和牛干这些贵东西。就连员工的名片都用进口材料做,一盒要一千多元钱。这些和造车没啥关系的东西,花了好多钱。
管理也很混乱。公司不到一千人,却设了29个副总裁职位。产品设计改了23次,每次改都要重新来过,浪费了很多时间和钱。
技术路线也一直在变。三年里换了四次方案,一会儿做纯电动车,一会儿又改成氢燃料电池车,过不久又改回纯电动。这样来回换来换去,供应商都搞不清楚要给他们提供什么了。
拜腾还把钱花在办高级发布会、给员工定制德国工装这些面子工程上,对真正重要的技术研发却不舍得投钱。最后他们的核心专利数量还不到小鹏汽车的十分之一。
2020年疫情来了,国际上的投资环境变差了,拜腾没拿到新的投资,钱断了。南京工厂因为欠供应商的钱太多没法开工,美国硅谷的团队因为签证问题都回国了,公司基本上不能正常运转了。
当年6月,拜腾承认欠1400名员工9000万元工资。7月被央视点名批评没造出一辆量风光的造车公司,变成了行业里的坏例子。
拜腾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救自己。他们裁了很多员工,只留下做核心技术的人。他们还答应解决欠员工的工资问题,但后来只给了一部分,很多员工的钱还是没拿到。
为了继续运转,拜腾想把南京工厂的设备和生产资质当作筹码,告诉债权人这些资产值很多钱,希望债权人支持他们不要破产。
2021年1月,拜腾和富士康签了合作协议,富士康打算帮助拜腾生产M-Byte车型。大家以为拜腾有救了,结果公司内部股东之间闹矛盾,大股东一汽集团和富士康谈不拢,合作到7月就停了,富士康去和别的车企合作了。
这之后,拜腾又多次尝试重组,和很多投资方都谈过。但公司的债务太复杂了,股东们意见也不一致,每次谈判最后都失败了。
2023年,拜腾又和罗马尼亚的DEEV公司签了技术转让协议,想把工厂建设技术给他们,换取对方70%的投资。结果只收到了200万美元的技术费,股权投资那边没有进展,又是一场空。
今年4月,拜腾在南京的工厂以8.18亿元被拍卖了。这个工厂当年建设时花了很多钱,现在卖掉的价格连当年的零头都不到。从一个受关注的造车新公司到现在资产被卖掉,拜腾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就完蛋了。
拜腾的故事告诉我们:造车是很费钱的事,但钱要花在有用的地方。要有好的技术,也要会控制成本,不然就算开始时很风光,最后也会失败。
看完了拜腾的故事,我们普通人也能明白,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风光,要脚踏实地才行。那些表面风光的公司,有时候内部已经烂透了。我们买车也是一样,不能只看外表好看,还要看车子质量怎么样,公司能不能长久做下去。不然买了车,公司倒九游娱乐闭了,维修和保养都成问题。
希望大家能从拜腾的故事中学到点东西,花钱要花在刀刃上,这样才不会像拜腾一样,烧了84亿,连一辆能上路的车都没造出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