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综艺“双倍”回归是互相激励还是无效内卷?
继去年脱口秀综艺缺席之后,在2024年暑期档的尾巴,脱口秀终于以双倍的量回归线日,爱奇艺推出的全新节目《喜剧之王单口季》(以下简称“喜单”)率先上线后,腾讯出品的《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以下简称“脱友”)也紧随其后于20日开播。两档同类型综艺同期对打,结果是观众们不得不充两个平台的会员、每周追更四天。笑点和欢乐翻倍的同时,这两档节目也难免会被拿来一较高下,就目前播出的前两期水准而言,哪家更胜一筹?南都记者从节目的立意、阵容、赛制等各方面进行了梳理观察。
首先是节目的立意,同样是脱口秀竞演类综艺,两档节目的侧重点却有所不同。《喜剧之王单口季》由周星驰担任发起人,口号为“从小人物到喜剧之王”,由郭麒麟、杨天真、吴镇宇等人担任“气氛组组长”,庞博、王建国、杨笠、周奇墨四位脱口秀老友担任“气氛组组员”,共同向观众推介宝藏单口喜剧演员,通过分组、同台比拼,最终决出“年度单口喜剧之王”。
其次,在参与“喜单”的演员中,符合“小人物”这个设定的选手并不多,不少演员在线下已经是一票难求的喜剧明星,阵容相当豪华——有黑灯、唐香玉这样曾经参加过线上节目、实力不俗的种子选手;还有小鹿、刘旸这样的“脱口秀OG”,二人来自头部厂牌单立人喜剧,与创始人石老板、周奇墨并称为“石墨鹿教”;而在首登脱口秀线上舞台的“新人”选手里,门腔、付航等都是有着丰富的线下演出经验、已经开过多个专场演出的成熟演员,在短视频平台上也积累了超高人气。
今年两档脱口秀综艺的制作班底,可以说是由此前的《脱口秀大会》拆分而成:“喜单”的总导演谭晓虹此前是《脱口秀大会》的总导演,杨笠、王建国等人不仅作为单口喜剧老友加盟该节目,更是承担起了幕后编剧的工作。而“脱友”这边,幕后编剧则包括鸟鸟、童漠男等知名演员。
但“脱友”也有用心之处,比如导演组似乎有意识地在节目中营造出一种接近线下剧场的氛围感,演员们表演的那一方圆形舞台离观众很近,这种空间上的缩减让演员的表演更具有“对话感”,有助于情绪的代入。
在导师团队上,“脱友”的配置平衡了综艺感与专业度:大张伟、张雨绮、鲁豫、窦文涛的组合中,前三位都是脱口秀综艺的常客,大张伟是气氛担当,同时也善于接梗、造梗;鲁豫对脱口秀以及节目中的脱口秀演员都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点评输出精准到位;张雨绮能在观看表演时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窦文涛的文化属性较强,也为理解脱口秀内容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角。同时,主持人张绍刚专业对口、控场能力强,且对该脱口秀节目的场域、氛围都相当熟悉,能够在合适的时机cue演员回答相应的问题,让其人设特点更为鲜明。
“喜剧肯定是不适合用来比赛的,但综艺没了比赛就缺了很多可看性。”在首期节目播出后,“喜单”参演演员刘旸在微博上这样写道。从综艺创作的角度来说,比赛的竞技性很大程度决定着这档节目是否足够精彩。在这一点上,首期“喜单”比起“脱友”明显更具可看性。
“喜单”的赛制是让选手们分为四组阵营,每一轮对九游官网app战,每组各派出一名选手进行PK,票数较多的两位晋级下一轮。此外还设置了“大魔王挑战赛”,即让选手直接对战庞博、杨笠、王建国、周奇墨四位“气氛组组员”,如果成功则能为其战队赢得一枚“免死金牌”,在后续的赛程中复活一名淘汰队员。在第一期节目中,庞博、周奇墨两位“脱口秀大王”就相继被小罗、付航两位黑马打败,现场气氛一度被点燃。尤其是最后一组对战中,周奇墨、付航、刘旸三位的PK让人直呼是单口喜剧的“巅峰对决”。从节目观赏性来看,这种新星横空出世、一鸣惊人、战胜“大王”的剧本拉满了爽感。
另一方面,“脱友”的赛制也受到诟病,根据节目的规则,选手按照个人意愿分为大笑圈、好笑圈、微笑圈三组,进行组内PK,这样安排的结果就是极容易出现强对强、弱对弱的情况。比如表现惊喜的英国演员Harry,遇上了同样炸场的汪德发,被遗憾淘汰。而相比之下,另一名演员张慧选择了表现平平的江梓浩作为PK对手,在仅获得134票的情况下也能够成功晋级,让观众感到难以接受。当然,节目还有复活机会,两档综艺的后续表现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而无论哪一档节目能够笑到最后,脱口秀回归线上、重新在公众视野中被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本身足已让行业内外感到兴奋。曾有脱口秀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脱口秀线上节目对线下的演出市场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相比起之前“一家独大”的模式,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够让行业发展得更长远。期待未来在“喜单”“脱友”之外,还能够出现更多不同形式的线上IP,让好的脱口秀内容与脱口秀演员被发掘和看见,形成健康而稳固的行业生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